省紀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強調,一刻不停歇正風肅紀,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。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把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擺在更加突出位置,積極順應人民群眾所思所想、所憂所盼,著力強化分類施治、精準施策,堅決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續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
自覺運用全面從嚴治黨經驗,切實增強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的責任感使命感
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們黨總結運用百年奮斗歷史經驗,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,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形成了新時期管黨治黨的規律性認識。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進行偉大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,必須深刻把握、自覺傳承這一寶貴經驗,堅持不懈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,堅決懲治和防止脫離群眾、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,不斷密切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,不斷厚植黨的執政根基。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,把“人民至上”理念貫穿監督執紀執法實踐,堅持咬定目標不放松,一錘接著一錘敲,在新的百年歷史征程上持續發力、久久為功,切實發揮監督保障執行、促進完善發展作用,推動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堅持問題導向,分類施策糾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
省紀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強調,把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擺在更加突出位置,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分類施治。全省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問題導向,深入研判本地區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,精準識別“病癥”、“病灶”、“病根”,分級分類推進整治,不斷增強整治工作的針對性、實效性。要精準把脈識“病癥”。暢通人民群眾反映問題渠道,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平臺,廣泛收集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新情況新問題,在持續深化、長效開展基層腐敗和作風問題信訪舉報“接訴即辦”的同時,針對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,提出整治對策建議。建立常態化信訪分析工作機制,深入分析、準確把握不同地方、不同層級、不同領域的突出問題和階段性特征,堅持“規定動作”與“自選動作”相結合,有針對性開展集中整治。要集中整治挖“病灶”。聚焦鄉村振興政策實施,緊盯重點項目推進情況開展監督檢查,堅決查處糾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的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問題,維護農民合法權益。聚焦民生領域突出問題,因地制宜開展教育醫療、養老社保、生態環保、安全生產、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專項治理,深化供熱等領域專項整治,做好中小學生營養餐等方面腐敗問題治理,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。聚焦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,督促各級黨委、政府切實履行主體責任,壓實政法機關及信息網絡、交通運輸、工程建設、自然資源等行業主管部門責任,推動各項常態化舉措落實落地。要標本兼治祛“病根”。堅持“三不”一體推進,推動監督、整改、治理有機貫通,對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高壓整治、系統施治、標本兼治。要從制度上查找原因,實行“一領域、一整治、一建議”,促進堵漏洞、密制度、強監督,推動整治融入區域治理、部門治理、行業治理、基層治理。
健全完善治理機制,努力取得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更大成效 省紀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強調,建立從省到縣一貫到底的指揮體系,健全與黨委政府信訪部門定期溝通對接機制。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,需要各級黨委、政府和有關部門積極履職、共同參與,不斷健全制度體系、強化措施保障,推動主體責任、監督責任、監管責任貫通協同,確保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。要構建齊抓共管的整治格局。積極發揮紀委監委的協助、監督、推動作用,促進黨內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融合,著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、省紀委監委統籌協調、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監督督促、職能部門各負其責、市縣紀委監委督促落實的整治機制。各級紀委監委要加強與黨委政府信訪部門協作配合,強化信息互通,增強工作合力,有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。要建立全省一貫到底的指揮體系。省紀委監委負責研究方向、明確領域、提出要求,指揮“往哪打”;市州紀委監委負責分解任務、落實責任、細化措施,明確“怎么打”;縣級紀委監委負責抓執行、抓落實,確?!按虻轿弧?。要健全完善基層監督體系。落實省委“基層建設年”要求,深入總結推廣基層監督改革試點經驗,有效整合基層監督力量,切實提升基層監督質效,確保對基層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“發現得了、調查得清、處理得好”,以強有力監督來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。 |